秦王读书不行,习武也不行,但她却只能嫁给他,因为他是朱皇帝的儿子。大明朝有一个精明强大的太子,扩廓却没有一个当大任的继承人。王月悯告诉海别,这是她们伯也台家族逃不掉的宿命。扩廓来信说,王月悯和海别是他最后的指望了。徐达即将回来,妙云正叮嘱弟妹些许事宜,燕王却在此时独自一人登门造访。按理说,两人在大婚前不能见面,妙锦便让人拿来屏风隔着。
燕王这次来的目的是,要两家联姻之事就此作罢,他过去和现在,从未打算娶她。妙云一气之下推翻屏风,可却什么都没发作,只让增寿送燕王离开。妙云其实非常生气,但理智还是让她令阖府上下对此事闭口不言。妙锦为大姐打抱不平,立刻让增寿进宫告诉太子此事。朱标怒气冲冲,亲手对朱棣施以五十鞭刑。十二弟跑来哭着哀求,朱标内心何尝不煎熬,这是他第一次动手打他最疼爱的弟弟朱棣。
带着恨铁不成钢的语气,朱标咬牙一字一句地告诉几近昏迷的朱棣,天家无私事,他作为皇子亲王,一言一行、一举一动都由不得他胡来。这是他们作为朱姓皇子的宿命。朱元璋去看躺在床上仍然昏迷不醒的朱棣,十二弟声嘶力竭地哀求,最终让朱元璋没有再动手打他。太医和朱元璋说朱棣的病情,这回他伤得很重,不过好在身体底子好,恢复应该很快,总的来说是没什么大问题了。
朱元璋将太子叫来,虽然太子下手重了些,但他说得有道理,朱棣毕竟是皇亲国子,不能任由他胡来。朱标也已经想好了,朱元璋便在地域图上南昌处写上了燕字,决定让朱棣徙封南昌。妙锦因擅作主张,被妙云禁足了十天。增寿也有插足此事,妙云循循教导,于情于理,增寿都不应该掺和这件事,导致这件事连转圜的余地都没有了,她这番作为,颇有长姐如母的气度。
徐达率军回来,太子奉命率百官赴外郊迎。胡惟庸亦随之,耿炳文和李文忠记恨胡惟庸举报他们的事,趁着这个机会指桑骂槐。胡惟庸并不记恨,毕竟宰相肚里能撑船,他还提醒了耿炳文和李文忠几句。徐达回家后,问妙云是否还愿意嫁燕王,如她不愿意,他明天就可以去跟陛下说,但妙云还是看上了燕王。翌日,徐达在便殿面君,这次让扩廓全身而退,本身算不上大捷,所以徐达向陛下请罪。
朱元璋顺势让他不要再做丞相,功过相抵,随即点名正题,数落起公侯的罪过。朱元璋颁铁榜,申明律令,对公侯及其家奴犯事后的处罚一一说明。李景隆明白,这次徐达故意露出痛脚,未必不是陛下的旨意。这么做,是为了让徐达免在诸将都受罚,主将却一人领赏的时候遭受怨怼。这么做,徐达是受了些委屈,可他也不在乎,朱元璋私下让马皇后做好烧鹅款待徐达。
王月悯问起海别对宫中那些个贵人的看法,海别在宫中这段时间,也摸清了皇后和太子妃嫔的脾性。王月悯还说,近日外朝很热闹,徐达虽然卸任了中书右相和北征大将军的职司,可他为之请功的一干将士,朱元璋都批准了,这十分有趣,也正说明徐达实际上并未真正做闲职。听说要拔擢盛庸,朱棣不满,跑去找朱标。他认为盛庸卖主求荣,实属小人之嫌。朱标不以为意,找出魏武三诏令,让他抄上五十遍再说。
朱元璋欲重设检校,新命名为锦衣卫。朱棣抄好了三道诏令,也读懂了里边的意思,大概意思就是唯才任人,不论德行。
本文系电视猫原创,未经许可请勿转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