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棣教导朱瞻基,他刚才说的固然有道理,但道理也只是道理,用兵要考虑万无一失,毕竟草原人和中原人不同,他们是在马背上就能生孩子的,况且这些年他们又多了这么多骑兵,难免会有二心。朱棣也知道大明尚苏,百姓休养生息,不宜兴大兵,可这次也是为形势所迫,不得已而为之。此时,胪朐河的明军大营内,大将军已经下令,明早奔袭元人大营。只因他们抓到了一个元人尚书,知道王廷所在,并表示其守卫松懈,仅有两千多人。安平侯和武成侯都认为此事蹊跷,不可掉以轻心。
这位征敌大将军认为机不可失,不顾下属的劝谏,贸然出兵,最终中了元人的圈套,丘福被元人一箭射死。朱棣传话回京师,丘福丧师辱国,除其爵位,举家流放海南。李远、王聪劝谏有功,均追封公爵。朱棣决意,年内再度北伐。杨子荣私下和夏原吉诉说自己的担忧,军中似乎无人能担任大将军率军出征漠北,夏原吉却说,全大明最好的将军,不就是朱棣本人。京中的朱高炽很快得知,父皇要亲征漠北,廓清沙漠。朱棣有一个深深的担忧,他亲征后,却没有一个替自己坐纛的皇子。
道衍提到了朱瞻基,他已经十二岁。朱棣便决定让朱瞻基坐镇,夏原吉身兼四部,辅佐皇孙朱瞻基,而朱棣则以知天命的年纪率兵亲征。瓦剌派使者来见朱棣,对方忌惮大明,所以语言十分恭敬。鞑靼大汗弃了大营,带着亲卫投奔瓦剌去了,太师(伯颜帖木儿)震惊得站起来,海别不同意让弟弟带人去追,伯颜不解。海别说这一场祸事他们是躲不过了,而大汗去投奔瓦剌,瓦剌也未必会容得下他。朱棣要先打鞑靼,不过是想抑强扶弱,所以必然也不会放过阿鲁台。
明军打过来以后,鞑靼没能支撑多久,海别不得不让弟弟请封,向朱棣称臣。朱棣凯旋而归,朱高炽率众官员迎接。夏原吉同朱棣汇报会通河疏通所需的人力和物力,这还只是第一步,南北水运南北贯通还需要几年的时间。朱棣看得明白,夏原吉之所以着急疏通会通和立刻开凿清江浦,与自己着急用兵漠北脱不开关系。但朱棣让他再等一等,因为这两年阿鲁台是老实了,可马哈木却越来越放肆。公元1413年,明永乐十一年,朱棣迁皇后梓宫于北京长陵。
朱棣在长陵里,妙云的牌位前说这些事,他明年要再征一次漠北。在忽兰忽失温之战中,明军千里远来,在野战中以游牧民族最为擅长的骑兵对决,正面击溃了号称塞外无敌的瓦剌骑兵!此役,瓦剌三万骑兵折损殆尽,马哈木兵败后率部远遁,至死不敢再南顾。道衍也老了,躺在病床上,他劝诫朱棣也要好生休息。公元1420年,朱棣颁迁都诏,正式迁都北京。元人来犯,朱棣决定明春再度北伐。
夏原吉前去劝谏,而朱棣像高皇帝,决定了的事不会再改,杨子荣劝说夏原吉放弃去劝谏的想法,但夏原吉执意前去,到底还是惹怒了朱棣,锦衣卫奉皇命抄了夏原吉的家,却发现其十分清贫。朱棣念着这些年夏原吉兢兢业业,下旨每日供给一肉,牢房要大,冬日供给炭火,佳节日时的汤圆等必不可少。
本文系电视猫原创,未经许可请勿转载!